海岱楼|四十载“友约”五洲,淄博全球朋友圈绽放新淄彩
海岱楼|四十载“友约”五洲,淄博全球朋友圈绽放新淄彩
海岱楼|四十载“友约”五洲,淄博全球朋友圈绽放新淄彩
大众网记者(jìzhě) 周洁 淄博报道
5月(yuè)28日,2025国际(guójì)青年交流大会·淄博国际友城40年暨第二届国际友好周在淄博启幕。来自(láizì)28个国家的300余名国际友城代表、青年企业家及驻华使节齐聚齐(jùqí)国故都,共话(huà)合作新篇。这场跨越40年的友好交流盛会,不仅见证了一座工业城市的“国际范儿”蜕变,更折射出中国地方外事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。
从“破冰”到“全球朋友圈”:友城版图(bǎntú)覆盖五大洲
回溯到1985年,当淄博(zībó)与美国(měiguó)伊利市签下国际友城协议时,一纸薄薄契约,成为淄博叩响世界大门的“金钥匙”。此后40年间,淄博以“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”的魄力,将友城网络延伸至全球。从(cóng)亚洲湿热的丛林(cónglín)到欧洲(ōuzhōu)古老的街巷,从非洲广袤的草原到美洲繁华(fánhuá)的都市,再到大洋洲的碧海蓝天……截至2025年,淄博已与25国40个城市缔结友好关系。
淄博(zībó)友城版图的扩张,是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“精准落子”。加入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“一带一路(yīlù)”地方合作委员会(wěiyuánhuì),撕下“国际组织合作空白”的标签;在(zài)柬埔寨柴桢市,齐鲁经济特区内30家企业开足马力,为当地贡献了80%工业产值,堪称(kānchēng)“点石成金”;“淄博——布拉茨克”中欧班列呼啸穿行,年均超5万吨的货运量,让中俄铝业与纸浆产业实现“双向奔赴”。淄博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,从(cóng)寂寂无闻的区域工业城市,成长为全球产业链上熠熠生辉的重要(zhòngyào)成员。
从“经贸往来”到“文明共鸣”:合作成果(chéngguǒ)惠及全球
友城交往的深度,在(zài)产业协同中(zhōng)持续拓展(tuòzhǎn)。日本、韩国、南非等友城企业通过“国际(guójì)友城淄博(zībó)行”活动落地项目17亿元;中日、中韩、中德经贸洽谈会累计签约(qiānyuē)项目19个,推动“淄博制造”走向世界。而在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市,淄博企业投资建设的陶瓷工厂于2024年投产,填补当地高端建材空白,创造就业岗位逾千个,成为“技术出海+产能落地”的典范。
人文交流则让友谊扎根民间。法国拉(lā)罗什市与淄博(zībó)互办艺术展,华光陶瓷(táocí)亮相卢浮宫,纪录片《巴黎会客厅》播放量破百万,让“齐风陶韵”成为(chéngwéi)法国民众认知中国(zhōngguó)的窗口;与韩国广州市互访机制培育数百名青少年“文化使者”;在俄罗斯(éluósī)大诺夫哥罗德市、马达加斯加上马齐亚特拉大区等地设立5处“尼山书屋(shūwū)”,架起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桥梁。正如淄博市外办所言:“友城合作不仅是经济命题,更是文明互鉴的‘心联通’”。
从“地方实践”到“全球协作”:开放之(zhī)城拥抱新机遇
站在友城40周年的新起点,淄博正以更高水平开放重塑城市基因。2025国际友好周期间,28国代表(dàibiǎo)共同签署《国际友城合作发展(fāzhǎn)倡议》,发布产业(chǎnyè)协同、青年交流等系列成果;涉外综合服务平台启动,为外资企业、海外人才提供“一站式(yīzhànshì)”服务;国际友城市长对话聚焦“规则对接(duìjiē)”,推动合作从项目层面向制度层面升级。
四十年光阴流转,淄博(zībó)用实打实的(de)(de)合作成果(chéngguǒ)证明:国际交往绝非简单的利益交换(jiāohuàn),而是发展理念的同频共振,更是文明价值的深度交融。从首对友城(yǒuchéng)破冰建交到如今与全球深度互联,这座曾以(yǐ)煤灰与窑火为底色的工业老城,早已打破地域(dìyù)与文化的边界,在全球化浪潮中找准定位。当“淄博制造”的产品搭乘中欧班列驶向世界,当齐风陶韵在卢浮宫绽放光彩,当不同肤色的青少年在文化交流中相视而笑,淄博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,生动诠释着中国城市与世界携手同行的时代故事。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